A+ A-
A+ A-

“别怪娘,当年娘去赶集被人撞到,动了胎气提前要生了,被好心人送到附近医馆去。”

“没想到那苏家夫人听说是惊了马车也要提前生了。”

“我与她在一个屋里生孩子,苏家夫人还有几个下人跟着,娘只有一个好心大婶帮忙照看。”

“我生完孩子当晚就被你爹借了牛车赶来接回家里,并不知道孩子何时就被弄错了,我抱回的是芳儿,你……你去了苏家。”

“娘也是今天早上才被苏家人告知这件事。”

“芳儿模样长开了,长得像她亲娘,被她亲娘迎面遇见了,那就不会错了,娘走不开只能让你二弟去接你回家。”

“苏家人没有为难你吧?”妇人也就是叶青萝的亲娘叶刘氏一边哭一边说着当年的事情。

这些事情早就被忘得差不多了。

今天突然遇到苏家来人坐着马车高调进村,来到这里说明真相就将她的青芳接走。

只留下一句“你们赶紧去将自家亲女接回来。”就离开了。

就冲着苏家人坐着马车过来,却没将弄错的孩子送回来,哪怕是顺路带过来也好啊。

但是苏家人并没有。

她是穷,又不是傻,当下便明白苏家人怕要迁怒孩子了。

她在让儿子赶紧去镇上接长姐回家后,就一直在家里煎熬地等待着,也将早已记不清的往事又仔仔细细地回想着。

当时屋子里有苏夫人的丫环婆子,有医馆的医女还有产婆,那苏夫人是早产还差点难产,当时场面是有些混乱。

而她要生了还半天都没产婆过来,也差点难产,她根本不知道苏夫人长什么模样。

好在有那位好心的大婶跑出去找医馆的人求救,又去外面找了个产婆过来。

她总算是生产了,差不多时间,苏夫人也把孩子生了。

她抱着孩子才累极睡了过去,醒来时孩子也在她身边,谁会想到已经抱错了?

她醒来还抱着孩子不肯撒手呢,就怕弄丢了。

若非青芳长得与苏夫人太像。

若非昨天她让青芳带着她绣的三块帕子去镇上绣庄换钱,青芳嫌镇西绣庄给不起价就跑去镇东的绣庄问价而遇上苏夫人。

怕是都没有今天早上的事情,抱错的孩子也不知何时才能发现了。

虽然不舍养了十三年多的青芳,但眼下回家的孩子才是她亲生骨肉,她同样不舍分离。

看着孩子茫然无措的模样,她心里一阵难受,解释完当年的事情又哭了一阵。

邻里众人听叶刘氏说起当年生孩子抱错的真相,也不禁一阵嘘唏。

当年叶刘氏在镇上医馆生下孩子,叶长贵赶着牛车将人接回来就坐月子。

很多村里妇人都来看月母子,也听叶刘氏说起生孩子的凶险。

也有人调侃她与有钱夫人同屋生孩子,孩子定然也是个有福气的。

如今来看,这不就是有福气吗,直接去有钱夫人家里过了十三年多的富贵生活。

叶青萝也回过了神来,没想到真假千金的真相竟是这般。

再看叶刘氏哭成了泪人一般,她也不知如何安慰。

她孤女一个行走世间太久,对感情尤其是亲情这玩意儿并不熟悉。

这一路她想最多的也是了解叶家环境,想要快些赚钱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还没想过见到亲人应该如何应对,又会是怎样的场面。

原主亲娘对亲生女儿回家的态度,还是让她有些感动。

没有用嫌弃和不情愿的眼神看她,也没有埋怨她不该回来,更没有一直说原来的女儿如何如何……

她只是带着歉意解释了当年抱错的原由,这是怕自己心里留下什么芥蒂?

这时,叶刘氏突然松开了叶青萝,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,看向聚在家门前的那些邻里尤其是已经议论起来的妇人们。

“当年在镇上医馆生产,与同屋生产的苏家夫人的孩子抱错了,也非我叶家所愿。”

“当时我情况也很凶险,只有一个好心大婶在跑前跑后帮我,苏家却有好几个丫环婆子挤满了屋。”

“孩子是产婆交给那好心大婶再放到我手中的,之后我就一直抱着不敢撒手了。”

“当时屋里人多手杂乱糟糟的,根本不知道在哪一处弄错了,好在如今孩子各归各家……”

叶刘氏向村里人解释着当年不知怎么抱错了的经过,突然看向叶青萝,神色有些讪然,“孩子,你名字……”

她也不能继续用“叶青芳”的名字来叫这孩子。

毕竟这是芳儿用了十三年多的名字,想来这孩子也不愿意。

可她还不知道孩子的名字,刚才一见面就顾着难过了,也问不出口,可现在……

“娘,我原来叫云萝,现在就叫青萝吧。”

叶青萝连忙露出微笑说出自己的名字,而后看向那些村里人。

“诸位,我是叶青萝,你们可以叫我青萝,或是青萝丫头。”

村里人应该有这样的习惯,某丫头、某某丫头,她也是入乡随俗吧。

“青萝丫头。”立刻就有一个妇人开了口。

“你在苏家过惯了富贵日子,可这里毕竟是叶家,原来的芳丫头是很勤快的,干活儿麻利得很,你可莫要输给芳丫头了。”

那妇人审视着叶青萝,言语间有些敲打的意思。

“婶子是?”叶青萝看向那村妇。

“这是对门杨家的胡伯娘。”叶刘氏连忙开口,解释道,“芳丫头跟她家的秋桔很要好。”

两家离得不远,杨家就在叶家老宅那一头的斜对面住着呢。

这些村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,等以后再慢慢说与青萝听吧。

虽知杨胡氏这话是一番好意,但叶刘氏听着却并不高兴,她接着又道:“青萝是青萝,青芳是青芳,不需要比较。”

这话虽是维护刚回来的亲生女儿,但也有些让杨胡氏没脸,杨胡氏一听这话便脸色微沉,不高兴了。

叶青萝忙道:“娘,我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青宣说过家里情况。”

“我虽比不得原来的青芳,那也是没办法的事,十多年的生活习惯和认知,哪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改过来的。”

“这毕竟是我亲生父母家,我是回家,又不是寄人篱下,过什么样的日子、做什么样的活儿,我自己会思量着办的。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